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领域最权威的榜单,全国工商联一年一度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无疑是记录一年里中国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什么?
8月29日上午,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辽宁沈阳召开。大会发布了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分析报告。今年江苏省共有86家企业入围“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中苏宁控股集团和恒力集团2家企业进入前十。
无锡市海澜集团、红豆集团、远东集团等20家民营企业光荣入围“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由全国工商联通过对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基础上产生的,调研对象为年营业收入总额在一定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企业的年营业收入门槛为156.84亿元,入围门槛比去年增加了36.32亿元(去年为120.52亿元)。
即便入围门槛抬高,无锡依然是江苏第一。这20家企业分别为:
名称 |
全国排名 |
海澜集团有限公司 |
34 |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73 |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
94 |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 |
121 |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151 |
江苏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161 |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
193 |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 |
200 |
双良集团有限公司
|
201 |
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
211 |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13 |
江苏大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263 |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
305 |
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313 |
新华发集团有限公司
|
327 |
兴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25 |
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
433 |
无锡市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471 |
江苏中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482 |
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 |
488 |
据介绍,今年按照要求对全市2017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142家民营企业开展了全方位调研,其中上报了28家年营业收入达130亿元以上的企业,较去年增加了13家。此次上榜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是广大民营企业立足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的结果。
此次江苏省共有86家民营企业入围, 其他分别为为苏州19家、 南通14家、南京11家、常州9家、镇江5家、连云港4家、 徐州3家、泰州1家。
500强究竟强在哪?
一是入围门槛继续提升。
与去年相比,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生较大变化,有104家企业新进入榜单。受此影响,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继续增长,达156.84亿元,相比去年的120.52亿元增加36.32亿元,相比2012年的77.72亿元,五年间,入围门槛已经翻倍。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7家入围世界500强,比去年增加1家。
二是超大型企业进一步增加。
2017年,有9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分别是:华为(6036.21亿元)、苏宁(5578.75亿元)、正威(4917.99亿元)、京东(3623.32亿元)、山东魏桥(3595.78亿元)、联想(3162.63亿元)、恒大(3110.22亿元)、国美(3093.50亿元)、恒力(3079.41亿元)。2017年,营收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42家,比2016年增加15家,500到1000亿之间的则有91家,比2016年增加27家。
三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44793.82亿元,户均489.59亿元。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元,户均563.86亿元,增速开始回落。民营企业500强税后净利润为11321.0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户均22.64亿元。销售净利率为4.62%,资产净利率为4.02%,净资产收益率为14.33%。民营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57.45万元,人均利润为16.06万元,总资产周转率为94.91%。
四是社会贡献继续加大。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到10254.10亿元,首破万亿大关,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为7.6%。纳税总额超过300亿元的企业共有6家,分别是:华为(710亿元)、万科(565.62亿元)、恒大(420亿元)、碧桂园(347亿元)、吉利控股(343.54亿元)大连万达(315.50亿元)。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员工人数为950.83万人,同比增加7.05%,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1.22%。
五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数量连续五年增加,从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增长幅度为38.46%。制造业仍占主体,入围数量达288家。
500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分布继续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跃居第一,综合类提升到第二位,建筑业排名下降到第三位,房地产业位居第四位。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业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入围企业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六是走出去趋于理性。
2017年,国家加强对外投资真实合规性审核,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遏制,民企500强的海外投资更趋于理性。2017年民企500强的海外投资项目为1503项,降幅为9.40%;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数量为231家,降幅为26.43%。
500强的5个特点
1、服务业比重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8民营企业500强中,第一产业入围企业数量为5家,与上一年持平;第二产业入围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下降,从2012年的380家降至2017年的333家,下降幅度为14.11%;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数量则连续五年增加,从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增长幅度为38.46%。
第二产业资产总额113844.86亿元,占40.38%,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500强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比逐年递减。
2、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500强有88家制造业企业,较上一年持平。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民营企业500强比重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比同比增长0.15个百分点,缴税额占比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税后净利润占比同比增长2.5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比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比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调研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500强中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仍保持较高占比,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前十大行业结构出现变化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前十大行业共包含11个行业316家企业,较上一年减少2个行业22家。行业分布继续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跃居第一,综合排名提升到第二位,建筑业排名下降到第三位,房地产业位居第四位。
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业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入围企业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化学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与零售业等行业入围企业数量则有明显增加。
前十大行业结构变化反映民营企业500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呈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趋势。
4、民企500强投资PPP项目有所放缓,面临三大难题
由于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显,2017年民企500强在PPP项目投资时仍有较多顾虑,投资行为也更加趋于理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民企500强企业投资PPP项目有所放缓。
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数量由上一年的124家下降至111家,减少13家;打算参与PPP项目的企业达到185家,较上一年增长20家;不打算参与的企业则达到113家,较上年增长15家。
调研发现,“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融资难融资贵”、“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朗”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报告称,民营企业500强参与PPP最集中的两个领域是市政设施和健康养老,其中,参与市政设施的企业数由上年的52家减少到45家;参与健康养老的企业数由上年的21家增加到32家。此外,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科技等其他民生项目有大幅增加。
由于PPP社会参与主体广发,各领域投资、建设、经营、移交、运营服务等环节本身专业性比较强,民营500强企业参与PPP项目时仍有较多的顾虑。
报告认为,通过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措施,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依法维护民营资本权益不受损害是吸引民企参与PPP项目的关键。
5、中国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状态日益明显
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浙江共有93家企业入围。这是浙江连续20年上榜企业数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一,高于江苏的86家、山东的73家、广东的60家等沿海发达省份。
广东虽然入围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但其资产总额持续增长,占比为27.01%,位居第一。浙江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占比有所下降。浙江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比为14.9%,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比为9.37%,同比减少1.62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地区,入围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浙江有93家、江苏有86家、上海有15家、安徽只有4家。三省一市共有198家企业上榜,作为一个板块整体是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的高地。
安徽省入围500强的4家企业分别是文一集团247位、国购集团355位、众泰汽车361位、山鹰国际443位。安徽上榜企业数只占长三角地区上榜企业总数的2%,不到浙江的4%。
东北三省中,一共有9家企业入围榜单,其中辽宁有6家企业,吉林2家、黑龙江1家。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民营企业百强中,浙江企业最多,为16家,广东、江苏两省相同,都有15家,三省份上榜企业占百强榜的46%。但是前10强中,浙江没有一家企业上榜。
在民企百强中,中部六省只有5家企业,分别是:湖南2家(新华联和三一)、湖北2家(九州通和卓尔),江西1家(正邦集团),其他三省河南、安徽、山西均无民营企业上榜百强。
从全国各个省区市来看,有20个省份上榜2018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榜,其他省份在民企百强上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企业入围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占比有所提高,由2016年的411家增加到419家。由此可见,中国区域经济呈现的两极分化状态日益明显,强的地方越来越强。(流沙)